六年级上册桥课堂笔记

2022-12-16

主题思想: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句子解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咆哮的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洪来势凶猛、不可阻挡的气势。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洪水“跳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窜”写出了水上涨得迅速,“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水位不断上升,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洪水随时都有可能吞噬人们的生命。


4.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先于村民来到木桥,没有立即逃生,而是留下来指挥人们撤离,真是一个为村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全村人都拥戴他。


5.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冲” “揪” “吼”几个动词写出了老汉动作果断,毫不犹豫,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因无私而无畏自然灾害的威望极高的老汉形象。


6.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老汉想要说的话很多,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活下来。洪水吞没了老汉的身躯,但是却永远吞没不了那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精神。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静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2.简练概括一下课文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老支书伟大的光辉形象,也充满了父爱。


4.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写大雨和洪水有什么区别?


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出了雨的大、急,洪水的疯狂肆虐,这是自然环境描写,为后文写人们的慌乱蓄势,烘托出了主人公老汉崇高的精神品质。


5.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村民们有哪些表现?


面对洪水,人们的表现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挤做一团。


6.老汉是如何疏散群众,把群众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


老汉让人们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然后依次过桥。


7.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汉是一个沉着镇定、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舐犊情深的村党支部书记。


8.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9.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