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4.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13


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

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2.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2.能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1.口算。

3+2=   6+3=   7+1=   4+5=

5+4= 8+2= 6+2= 5+5=

6-4= 8-2= 4-2= 9-6=

7-3= 5-1= 7-5= 10-4=

2.复习数的组成。

(1)80里面有(  )个十,60里面有(  )个十。

(2)4个十是(  );7个十是(  )。

1.教学“40+30= ”。

老师出示主题图。

老师提问:大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各有多少个座位?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这幅图的图意。(大公共汽车有40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有30个座位,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老师继续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同学们列出算式。

板书:40+30

老师追问:你们知道40加30等于多少吗?请同学们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一名同学向全班汇报。

甲组学生的意见是,十个十个地数:40,50,60,70。

乙组学生的意见是,因为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7个十是70,所以40加30等于70。

丙组学生的意见是,因为4加3等于7,所以40加30等于70。

老师小结:这几种计算方法都正确,你喜欢用哪种计算方法都可以,只要计算结果正确就可以了。

2.教学“70-30= ”。

老师:同学们知道了40加30等于70,那么,你们能试着计算70减30吗?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4个十是40,所以70减30等于40。

学生乙:因为7减3等于4,所以70减30就等于40。

老师小结: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可以。

3.老师出示两道题考查学生。

老师出示:30+50 80-70

老师请两名学生互相练习说算理,老师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1.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后,再把算式填完整。

请学生分别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说一说算理。

2.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个框的两道题做比较,说一说每组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只有认真计算、答案完全正确的同学才有权力把小火车开走。

4.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4题。

老师可以把这9道题制作成口算卡片,用于学生进行口算抢答。

5.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5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看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50+(  )=90   60+40=(  )   100-20=(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50+40=90 40+50=90 90-40=50 90-50=40

2. 5 50  9 90  4 40  8 80

3. 50 80 10 70 30  40 60 10 40 46

4. 60 60 96 20 60 37 90 40 60

5. 20+20=40(个)

思维训练

40 100 80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0+30=

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即70,所以40+30=70。

70-30=

7个十减3个十是4个十,即40,所以70-30=40。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安排有趣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位的含义,并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以“大、小公共汽车的座位数”为故事情节,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在每个情境中都为学生留足充分探索的空间,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索。

2.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以解决问题为探索主线,注重让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亲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首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计算欲望,让他们在各自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算法多样化的局面。在教学中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互相评价、相互补充,自主进行算法的确认、修正和选择。学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基础上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形成了优化意识。

一 复习旧知

1.口算。

30+3=  7+20=  17-7=  15-4=  60+3=  9+50=  12+8=

80+3=  20+8=  18-7=  90+5=  16-3=  19-2=  9-6=

2.同学们的口算知识掌握得真好,老师还想再考你们一些知识,看你们掌握得如何。老师口述下面的问题:4个十是多少? 3个十是多少? 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0,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多少?

3.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几个数40、30、70,这几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几位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4.小结。

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它们都是两位数,像这样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我们把它叫作整十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老师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开始,通过“开火车”口算的游戏,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 出示例题图,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看到这两辆公共汽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大公共汽车能坐40人,小公共汽车能坐30人;大公共汽车有40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有30个座位)

2.小结:大公共汽有40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有30个座位。

3.追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公共汽车比小公共汽车多多少个座位?小公共汽车比大公共汽车少多少个座位?)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么列式呢?

学生汇报。

老师板书:40+30=

【设计意图:借助大公共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座位数的情境,让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使题目由枯燥的计算变成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二) 探究算法,计算“40+30= ”。

1. 40+30怎样算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算一算。

2.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40+30=

谈话:你想怎样算?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全班同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①十个十个地数:40,50,60,70。②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③4+3=7 40+30=70

3.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40+30”,并说给同桌听。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那种方法算。

【设计意图:在放手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交流、比较中允许学生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作为自己的算法】

(三)怎样计算70-30= 呢?

1.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2.指名让学生列式。

3.老师板书:70-30=40,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叫作整十数减整十数。

4.提问:你是怎样算70-30=40的?先和同桌讨论你的方法。

5.学生讨论后汇报方法。

(1)因为7-3=4,所以70-30=40。

(2) 30和40组成70,所以70-30=40。

(3) 7个十减3个十是4个十,就是40。

【设计意图: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减整十数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学生在自主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四)摆一摆,算一算。

1.分别出示30+50= 、80-70=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先摆一摆,再算出来。

2.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充分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充分体会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

(五) 以游戏为载体,巩固练习。

1.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都学会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了,还能用这么多种方法算,大家也学累了,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讲游戏规则)我这儿有很多鱼等你们来钓,可是,你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卡片:

10+20    20+60    50+20    30+4    30+60

100-20 70-10 30-10 80-50 50-40

40+2 70+10 10+80 30+50 20+70

80-30 50-20 70-60 40-20 60-20

(学生进行抢答,对答对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

2.我能创造。

(1)老师:你们都算得很快,那么你们能写出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吗?

我能创造

整十数加整十数      整十数减整十数

(2)以小组为单位,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要求写出的算式又对又多,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相互交流、表现自我创造了机会,适时地奖励智慧星,使学生能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六)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老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呢?

(课件点击出示价格:羽毛球拍60元 足球50元 篮球40元 跳绳10元 乒乓球拍30元)

2.解决问题。

(1)买一个足球和篮球,需要多少钱?

(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3)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交流。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1)小组四人互相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计算。

(2)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七)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