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蕴含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积淀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包含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的正确的是:( )。

2023-08-31

A、“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矛盾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矛盾的统一和对应的关系
D、“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矛盾普遍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 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该项中“矛盾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本身表述错误,颠倒了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 项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群 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 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者对应不正确。
C 项正确,“爱国如家”“先忧后乐”强调了国与家、忧与乐的对立统一关系。
D 项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普遍性不是认识事物的 基础。因此,选项表述本身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