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课文摘录: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2023-08-04



参考答案: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理解“电气时代”的含义、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3)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究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辩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代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2.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卡尔·本茨设计的三轮机动车、白炽灯泡、贝尔发明的电话等。
教师:同学们通过看这些图片能否解答老师下面的问题:(1)这些发明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应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给出相应的回答。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还是可圈可点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内容学习。
二、新课讲授
教师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探究题目进行讨论学习并向每组学生发放有关探究题目的相关材料。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1)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2)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3)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4)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在探究此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第一子目的板书,然后讲解工业革命的成就。
探究二:1.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点 2.垄断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有何影响
第二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1)产生: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从而产生了垄断组织。
(2)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扩张的步伐。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探究与讨论归纳第二子目的内容.导出第二子目的板书。
探究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各是什么
第一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1)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①时间:16世纪--18世纪中期:
②决定因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③范围及程度:以欧洲为中心扩展到世界各地,各地开始加强联系。
第二阶段:
①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②决定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
⑧程度:世界各地被强行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
第三阶段:
(D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②决定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发展壮大;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探究活动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归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全面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起到辅助作用。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总结:
教师: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不同,它是“遍地开花”,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掌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向长辈了解电灯、电话、汽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产品是何时进入人们视野的。了解足够信息后自行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字数、形式不限。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