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第13课桥课后答案

2022-12-16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神态、语言、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洪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桥: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4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


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5、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